一个脆哗奶油猪、一碗鹿儿岛猪软骨捞公仔面、一杯香滑奶茶,上班族们还在埋头品尝这份经典早餐时,出品方翠华餐厅已经在港交所敲钟。
到茶餐厅叹杯奶茶,一直是很多香港人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。今年11月,这家陪伴了香港人45年的招牌老字号成为首家在港交所挂牌交易的茶餐厅。翠华集团主席李远康告诉记者,公司计划将餐厅数目由目前的26家,在未来3年增加至约60家。
据了解,翠华这次上市计划最多募集9800万美元,其中大部分用于未来业务的发展。在集资金额分配中,超过55%的募集资金将用于翠华在内地的扩张。
显然,一个急速扩张的中国梦,成为翠华这次向投资者兜售的最大卖点。
但是翠华的中国梦并不便宜。翠华以每股1.89至2.27港元的招股价招股,发行约3.33亿新股。在港股市况稍稍回暖的情况下,翠华的招股价定出了16到19倍的市盈率,而快餐业龙头大快活的市盈率仅为15倍。
根据全球顾问公司Frost&Sullivan报告,内地该行业尚处于萌芽阶段,2007至2011年茶餐厅市场的销售值复合年增长率达28.6%。但在香港,茶餐厅市场高度分散,2011年,翠华的市场占有率约为3.2%,已占据香港茶餐厅市场最大份额,可见连锁品牌并不强势。
“贵价”奶茶
相比香港街头随处可见的茶餐厅,翠华的理念是必须在优越的地理位置布局。
翠华的股票代号刚刚公布时,很多投资者都眼前一亮。“1314”,正是“一生一世”的谐音。这个吉利的数字,是翠华花100万港元买下来的。李远康笑眯眯地告诉记者,翠华见证了香港茶餐厅文化的诞生和发展,40多年来陪伴香港人走过很多风雨,“1314”是希望翠华能继续将茶餐厅文化发扬光大,陪伴消费者一生一世。
40多年前的李远康,只是香港一个跑街串巷的“外卖仔”。而当时的翠华,也仅仅是一家开在旺角的小冰室。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,西方的饮食文化对香港影响很大,许多西餐菜式的名字香港人都耳熟能详。但是昂贵的正宗西餐令很多香港人望而却步,以普罗大众能接受的价格提供中西合璧菜式的冰室便应运而生。经过数十年的发展,由冰室演变成的茶餐厅成为香港独特的
1989年,翠华餐厅的创始人蔡创波决定移居外国,想把翠华卖掉。当时已在多家餐厅担任过大厨和总厨的李远康在茶餐厅界崭露头角,成为蔡创波看中的心仪人选。李远康接手翠华餐厅之后,正式成立翠华集团。在他的精心策划下,上世纪90年代的翠华积极扩张,陆续在中环、铜锣湾、佐敦及荃湾等人流高度集中的地区开设茶餐厅。
李远康一个重要的经营理念,就是翠华必须在城市优越地理位置布局旗舰餐厅,这对消费者熟悉和认同翠华品牌非常关键。根据这一理念在中环威灵顿街开设的旗舰店,成为翠华生意步入辉煌的转折点。由于该店离香港著名的夜生活聚集地兰桂坊咫尺之遥,餐厅实施24小时营业,不仅吸引了集聚在中环的商贾白领,就连李嘉诚的第一“师爷”霍建宁、影星林青霞和歌王陈奕迅等不少城中名流也成为翠华的座上宾。